>

热点关注

新突破!我院成功开展ESD微创技术精准除瘤!

发布时间:2025-08-22 15:30:41 热度:

赞!赞!赞!

又一项微创技术落地新郑

填补内镜下四级手术空白

“肚子隐隐作痛,以为是老毛病犯了,没想到最终却查出这么个东西……”57岁的苗女士躺在病床上,声音里带着几分后怕……

莫名腹痛

原因竟是,肠道“伏地魔”

疼痛越来越频繁

在家人催促下来到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

影像、检验结果未见异常

在消化内科主任吕红伟的建议下

继续完善胃肠镜检查结果显示

降结肠LST(侧向发育型肿瘤)

直径径达2-3cm

 

进一步活检显示

管状腺瘤,部分高级别内瘤变

什么是结肠LST?

可能很多人对“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(LST)”有点陌生,但它的危险程度可不容小觑。

简单说,LST是一种起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的特殊病变,和我们常听说的“肠息肉”完全不一样:

普通息肉像小蘑菇一样“向上长”,容易被发现;而LST却像一块“隐形地毯”,沿着肠壁表面悄悄横向铺展,直径通常超1厘米,有的甚至能铺满半圈肠壁!更可怕的是,这种“低调”的生长方式让它很难被常规检查发现,且癌变风险比普通息肉高好几倍,堪称肠道里的伏地魔,早期几乎没症状,一旦出现不适可能已悄悄癌变。

早发现早治疗发现一例早癌,挽救一条生命,拯救一个家庭。幸好苗女士的情况发现得早,现在有办法根治!

别害怕!

“微创神器”ESD精准除瘤

“根治利器”内镜黏膜下剥离术(ESD)

近年来消化道肿瘤防治领域的“划时代”微创技术

它(ESD)的厉害之处在哪?

不开刀、保器官:通过一根柔软的内镜,从人体自然腔道进入,就能精准切除病变,不用开腹,不损伤正常器官。

适用范围广:对消化道早期黏膜癌变、直径>2cm的巨大平坦息肉、黏膜下良性肿瘤都能“一网打尽”。

创伤小恢复快:伤口小、出血少,术后恢复比传统手术快得多,大大减轻患者痛苦。

最终苗女士及家属同意住院手术治疗。消化内科主任吕红伟及团队结合各项检查,仔细评估苗女士的病情后,手术开始……

 

1画定“作战范围”:

先在肿瘤周围标出切除范围,像给要剥的橘子画个圈;

2给病变“垫个枕头”:

注入生理盐水,让病变黏膜像鼓起的橘子皮一样“浮起来”,和深层组织分开;

3完整“剥离病灶”

 

用内镜手术刀沿着标记切开“切线”;一点点把病变完整剥离,就像剥掉橘子皮;

4送病理“判读结果”

剥离的组织从体内取出,送去做病理检查;最后做好止血处理,手术就完成。

术后病理提示:降结肠原位癌

 

好在及时发现并进行手术治疗

经过近一周的系统化治疗

苗女士已经顺利出院

这项技术不仅让苗女士少受痛苦

还填补了新郑市内镜下四级手术的空白

为消化道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

目前苗女士术后恢复良好

病理结果显示肿瘤已完整切除

后续定期复查即可

注意!肠道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,像LST这样的“隐形杀手”更是容易被忽视。建议40岁以上人群,尤其是有消化道疾病家族史、长期腹痛腹泻等情况的朋友,定期做肠镜检查,早发现、早治疗,才能把健康牢牢握在手里哦~